吃在当地、吃在当季(2013-12-06 18:49:21)转载 石嫣
当一些人把随时随地能吃到世界各地的食物作为生活品质提高的一种象征时,有另外一群人开始以“本地食客”(locavore)自居并形成了一场社会运动,这些人只吃距离自己生活所在的100或者150公里内生产的食物。
我自己做农业生产这几年来,从亲身实践的角度更深入的理解了“吃在当地、吃在当季”含义。
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全国甚至全球化,整个农产品体系日益趋向“规模生产、规模消费、规模浪费”,农业在全球碳排放中贡献率近三分之一,每个农产品运输到餐桌的距离平均下来可能有几千公里,想想假设将北京产的一个苹果运输到美国加州去制作了果酱,再从加州运回来一个瓶果酱到北京销售,为了这一瓶果酱的国际贸易对能源的消耗是否有价值呢?此类问题随着全球贸易越发突出,使得“食物里程”(Food Miles)成为了受人关注的新名词,它是指食物由生产地运送到你嘴巴里所经过的距离,食物里程愈短,中间所需要的运输时间也愈短,消耗的燃油以及各种资源,也自然会较少。於是,我们亦会把食物里程短的食物称为「低碳食物」。 如何减少食物里程带来的能源消耗,则成为可持续农业系统的重要问题。
中国有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影响农业的要素包括水、土、光、热等诸多要素,也就形成了“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农产品的地理特性。东北的大米和南方的大米因为品种和物候不同,也就有很大的口感上的差异,同样是黑龙江五常稻花香大米,因为拉林河河水在下游流经两个村子的时候河水升温,才造就了那两个村子的五常大米味道最香美。
应季种植可以减少食品安全的风险,植物一年四季的生长是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比如,在北京,夏天要想露地种植叶类菜不用农药的难度非常大,因为夏季也是昆虫交配繁育的季节,同时,温度太高叶类菜不容易生长。而夏天瓜果类蔬菜则是最适合生长的季节,产量会非常高,即使不使用化肥、农药也是可以有不错产出的。
食品安全的系统风险在当地、当季、直销、新鲜的条件下最低。在不需要大规模运输和保存的条件下,不需要保鲜剂、防腐剂、催熟、打蜡等,而且可以在最成熟的季节采摘,不必因为远距离运输要提前采摘而损失了口感。
从中医的角度讲,每种食物都有性寒和性温之区别,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天人体阳气内收到体内脏腑,所以消化能力比较好,适合吃根茎类、干果、肉类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储藏能量。同时,老人们经常爱说“水土不服”,其实是每个地方的微生物和当地水土最相适应,不光人可能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水土不服,就连一粒小小的种子都可能会水土不服,在化肥农药条件下栽培的种子并不一定最适合有机种植,为了更好储存运输而研发的种子,就会损失口感和风味。
很多朋友这个时候可能会问起,有大棚种植是不是就不符合这个理念了?
其实,吃在当地、吃在当季并非一个教条的理念,而是告诉人们如何顺应自然,让自己的饮食能够最小程度对自然造成负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把握一个“度”,比如在北方的冬季露地几乎没有任何蔬菜,如果不吃外地蔬菜,可能就只能吃冬储类的萝卜、白菜了,如果适当利用大棚物理学增温,并不更多消耗能源,可以再种植一些叶类蔬菜,给冬季餐桌做一些补充,当然,可能口感不如正当季的时候好吃,有得必有失。不过,从饮食金子塔的角度来看,蔬菜仍然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中的补充,我们饮食的主要营养获取来源仍然应以多样化的五谷为主。
掌握好饮食中的度,就需要智慧了。
|